今年夏天,我在南方以南

東海岸的陽光不遺餘力地曬出生猛的盛夏,逐浪而上的海濤乘載多樣的藍,在這熱情奔放的時節,南方以南邀集了二十位藝術家把你帶進了東海岸的山、海、人文與大地。

原本對南方以南僅有看過官方宣傳片的印象,那日在友人的推坑裡,相偕踏上了南方以南的路上,一起在南方以南裡看見難以言喻的山海天光,鋼筋線條刻畫的山裡有海浪、沿途的風裡有故事、山林裡有過往,像是重新拾起東海岸的痕跡,跟著南方以南的引導,走過太麻里、金崙、瀧溪、大武,回頭是浪花、仰頭是藍天雲蕊,心裡是滿足與感動。

 
華源微風作品就在風裡和海上

我們依照谷歌路線圖的標記一路往南直抵”華源微風”,創作者Rudee TANCHAROEN蒐集地方的漂流木於鄰海的平台創作出浮動於風的反差感,觀展者能自行抬動展品,感受漂流木乘海於風的姿態。

作品家屋食間真正成為有好風和好風景的聚餐場所
    

繼續往南直驅,繞行於山間能遠眺海景與鄉鎮,我們第二站抵達”家屋食間”,創作者陳幸雄 Shing-Hsiung CHEN, 劉晉安 Chin-An Liu , Wen-Yi Chen 陳文意以太麻里排灣族的家屋為發想,創作出流線型竹編的家屋,外型有風的韻律和魚的身形,在山林裡像個開放又安全的堡壘。

很幸運的,我們抵達時方好有新住民媽媽的聚會,被邀請參與了印尼美食午宴,意外而得的熱情款待,令我與友人感謝這方盛情好意。
位於金崙車站內的作品-線性空間 由創作者艾絲特史塔克 Esther Stocker 以各種線條重新詮釋金崙車站的壁面,藉由各種線條的連結呼應人與人以及人與地點的連結,藝術家表示希望藉由空間視覺的混淆,讓民眾注意起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
作品-My name? I have a lot of names.

抵達大武的第一樣作品是在堤道旁,我們對著展品一頭霧水,而後看了解釋,跟著指引下載app,一切恍然大悟,創作者吳思嶔 Sih-Chin WU運用app “My name? I have a lot of names.” 來呈現與矮黑人的互動實景,當我們下載完app,按照指示掃描圖騰後,便驚呼於一個個出場的矮黑人,聽著他們述說故事並且與他們合照,著實想鼓掌這方用心且精彩的互動式呈現。

實境作品中的矮黑人之一
也能和實境的小黑人拍照呢
作品-在屾

接著很快地抵達豪華朗機工 Luxury LOGICO的作品”在屾”,豪華朗機工以水泥柱、鋼筋廢料與其他建材混合,來述說台東曾面臨的天災與環境的困頓,藉此討論東海岸的過度開發。

作品以鋼筋劃山扣海,每一面向都是不同的景色,引導人走進作品裡各處觀看,思索這些年東海岸的樣貌。

作品-Vuvu&Vuvu

Vuvu&Vuvu by 戴克斯特菲南德 Dexter FERNANDEZ 運用圖騰和地方元素來呈現教育場域的面貌,重新彩繪過的體育館的黑白圖騰裡藏著許多故事與傳統符號,讓地方耆老與下一輩有了更多的連結。

在南方以南服務站外的作品 彩虹隧道由 安・芙羅瑞 Anne-Flore CABANIS創作的八色彩虹裝置藝術以顏色與線條活潑地將服務站外包裹上生動的力量,像是生長於斯的人們的多種樣貌被妥妥地接納。

 

跟著地圖尋找下一項作品
作品-祢 那邊。

隱藏在山洞尾端的作品由藝術家見維巴里 Chien-Wei BALI所製作,把星星與排灣族的傳統故事畫在一起,像把天和大地都藏進涵洞。

意外地看到漂亮的海景

南方以南的展品結合裝置藝術、AR、VR與互動聲音等等的呈列,在金峰、太麻里、達仁、太武裡串接出新的踏查方式,我們在追尋南方以南的腳步裡踏進了山林與海邊,走過四個車站,在我們意料以外的路途中重新認識了東海岸的山海地景與人文,一個美好的藝術季要呈現的方式能有很多樣貌,我們在半天的時間裡,走過這些用心與充滿力量的展品,沿途因著展品去到遼闊的海、蓊鬱的山野,還被新住民熱情款待,該怎麼表達描述都太為難。

這個夏天,請來南方以南。

南方以南:https://thehiddensou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