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蛇口,從市場開始認識一座城市

對一個城市,總是會有一個強烈的第一印象,或許是你第一個落腳的地方,或許是你第一個造訪的景點,也可能是你第一個對話的對象,每個不同的元素都有課能促成了你對於這個城市面貌的基底,多或少都會有些偏頗、多或少都會有些悖離現實,但那就是屬於你的、關於這城市的樣貌。

來到深圳也一年多了,第一次來到這個城市上班,從蛇口港搭船進來,對於深圳一無所知,手上只有朋友家的地址和過兩天上班報到的地址,最初映入眼簾的是蛇口港邊「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這是1981年袁庚提出來的、也為這個曾經荒蕪的小漁港在歷史的經緯度中下錨。

然而生活了一年多,我大概看見的都是這城市飛速的成長,是七天蓋一層樓的驚人效率,是電動車大量取代汽油車的景象,然而直到前幾天才有機會真正走進了蛇口批發市場,是整個深圳發展最早的幾個地方,也是現在最受到外國人青睞置產的區域之一。走進市場對我而言是真正理解一個地方的重要一步,能看見當地人的生活樣貌,可以聞到最傳統的氣息,清晨的吆喝聲、沖洗海鮮嘩啦啦的水聲、刮去魚鱗時呲呲作響的砧板以及剝開蚵仔時的清脆聲,這是一個市場最珍貴的元素,也是一個城市發家之地。

清晨大約四點多開檔,一直營業到傍晚,花甲蟶子海螺、螃蟹皮皮蝦基圍蝦、鮑魚生蠔扇貝,甚至鱷魚都會出現在小販的檯面上,絕大多數是漁民從海上捕撈的新鮮貨,你能夠看見餐廳營業人待著長串的單子過來、下手快狠準,也能看到老夫妻們晃悠晃悠、跟著熟悉的攤販嘮瞌,也有一些看著就跟我一樣從外地過來、一臉茫然的遊客。

享受著溼滑的地板以及躲在鏡頭後面的距離感,逛著海鮮市場裡頭一切令人新鮮無比的風景,與當地人接觸最舒服的位置大抵是這樣的,陌生與熟悉間有著海水鹹澀澀的味道,多或少了都有些不到位,就像過去一年對這座城市的感覺一樣,忽遠忽近地、帶著曖昧卻舒服的距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