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言語不及處 有音樂代為之 — Museum Speelklok

Where words fail, music speaks.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語言雖然是很有效率的溝通工具,但有時候語言將情緒簡化歸類之後,反而蒙蔽了更複雜的情感成分,相較之下,音樂是一種更抽象的、泛精神性的溝通,接收的方式似乎也不僅僅受限於耳器,影響的也不止於聽覺,像是聽柴可夫斯基的樂章時腦袋會自動上演電影般的畫面,甚至在不經意聽到熟悉的音樂便想起以為已忘記的塵封記憶,音樂的魔性之強大,尤其對於情緒的理解與撫慰,是筆者每每臣服並充滿感激的。

「Museum Speelklok 音樂鐘博物館」位於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蒐藏著做工精巧的音樂鐘、機械台鐘、各式機械樂器、街頭藝人所使用的管風琴與客廳型或舞廳型等大型管風琴等,恐怕是連乾隆皇帝這個音樂鐘迷都要不可自拔的讚嘆沈浸其中。

機械樂器大約在十五世紀便已現蹤跡,由於對音樂的愛好結合對機械的迷戀,造就此一迷人的工藝,但因為造價不菲,所以一開始僅流行於較富有的人家,可說是當時炫富的工具,在1920-30年代達到高峰,最後因無線電的發明而式微。

不知從何而來,人類似乎對於創造樂此不彼,尤其是讓無機物變成有機物或動物擬人化等幻想,例如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就是一個賦予無機物生命相當典型的例子,而館藏中也不乏類似作品,彷彿聲音的組合成了賦予機械奇幻力量的咒語。

機械樂器運作的方式最常見的有:金屬滾筒、紙譜、金屬盤等,通常以發條的方式驅動,後來也有發展成投幣式,常見於街頭藝人所使用的管風琴。

在當時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Phonoliszt Violina」,1914年產於德國萊比錫。其將三支小提琴機械化的細膩工藝驚艷當時所舉行的世界博覽會。

這幾款舞廳型的自動樂器果然不愧其名,在演奏時聲音非常大聲,導覽員也會特別提醒現場聽眾,對於有些歐洲人來說,這些音樂屬於回憶的一部份。

博物館大致分為「音樂之旅」、「博物館探險」和二樓的音樂工場與步行區,每個小時都有導覽,導覽的路徑以「音樂之旅」展廳為主,除了介紹重點樂器的背景之外,也會現場演奏播放該樂器,導覽以荷文和英文進行。除此之外,千萬別錯過「博物館探險區」和二樓展區,有更多的音樂盒和偶型機械樂器都在這裡展出,在「博物館探險」展區的入口處可以拿到鑰匙一樣的紙卡,可以在啟動特定展品。在入口處接待櫃檯記得拿取博物館提供的紙譜紙條,在遊覽結束時可到「音樂工場」製作自己的紙譜,完全體現寓教於樂的互動巧思,館內販售的紀念品也是令人難以抗拒。

仔細想想,機械樂器其實是改變人類行為的一個重大發明,在這之前想聽音樂只能是現場演奏,是跟時間一樣是一去不回頭式的浪漫,到現在可以將音樂保存下來成為能隨時聆聽的串流音樂,實質上也算是改變了音樂之於人類的意義,絕對也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一大革命。

Museum Speelklok 音樂鐘博物館:
https://www.museumspeelklok.nl/la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