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走入魚罐頭精髓地帶 舊城區無盡階梯洗禮

斑駁殘缺的瓷磚花牆、有如藤蔓般蜷曲的鐵窗,電線與曬衣繩凌亂地垂掛於屋外,晾曬中的衣物毫無避諱地搶去觀景窗中的視線……里斯本雜亂而不受拘束的街景突破了普世的歐洲印象,我不該卻想起了家鄉。

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啟,葡萄牙人首次從海面上看見台灣島,驚呼「福爾摩沙!」,當時這個殖民大國未有動機佔領此路途中發現的海島,卻使這樣的美麗稱呼成了台灣受西方世界記載的開端。首都里斯本為地勢崎嶇的沿海城市,有如依山傍海的海港城市基隆,凌亂的市容與這點湊不上是相關的史地,讓我對這相隔大半地球的國度感到莫名親近。

里斯本又稱「七丘之城」,街市建築都蓋在山丘之上,狹窄的街道因地形起伏而蜿蜒曲折,費力的步行途中,不時能見到年紀已長的在地居民坐在樓梯上歇息,陡峭的坡道上來往的公共交通工具成了顯著特色,老舊的電車、纜車在蜿蜒的陡坡上穿梭,無論白晝黑夜都叫人著迷,28號黃色電車在窄壁之間一路敲響著叮叮聲,彷彿得以開通另一時空。

葡萄牙帝國國力在十六世紀達至頂峰,1755年一場災難性的大地震嚴重打擊了首都的國際地位,接著1822年巴西獨立及1890年英國打擊其在非洲的擴張企圖,都相繼使這個殖民帝國趨向衰亡。

阿爾法瑪(Alfama)是里斯本保留最悠久市容的地區,所見皆為1755年大地震後倖存下的遺跡,有別於北部高地上建築壯麗、街道寬敞的新城區,阿爾法瑪舊城區狹窄的街道與彎曲的階梯構成一個巨大的立體迷宮。想要細訪這充滿時代感的迷宮,每天出門都是場腳力之搏,所幸臨海的阿爾法瑪區,少不了得以遼望大海與市景的觀景台。

該區也保留了葡萄牙傳統樂曲——Fado,這種音樂類型可追溯至1820年代以前的葡萄牙,充滿悲慟情緒的曲調是最大特色,歌詞內容時而談及大海與貧困的人生,主流的表演形式為獨唱女歌手搭配男性樂手,無違和出現在漁民居住的貧困地區,可於阿爾法瑪區的餐館及露天雅座欣賞到Fado表演。

沙丁魚罐頭是到訪里斯本的最佳伴手禮,一罐罐保存下大海的鮮美,認不得品牌的旅人也不得不陷入一場包裝設計拼鬥大戰。葡式蛋塔則是每日腳力鍛鍊之行中不可或缺的美好補給。

有如魚罐頭的文化精髓,里斯本就像是位喜愛保留舊物的老婆婆,守舊卻容萬物的它有份淡到不願被人談論的多樣色彩,在暖陽中淺淺流露出不顧世俗的灑脫與無所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