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在那遙遠的漁人碼頭邊,是誰正呢喃著一場似曾相識的夢

有些人事物,只要一眼就能令你在當下驚艷萬分,但也有些人事物,即使當下令你有所觸動,卻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夠想明白那觸動從何而來,然後伴隨著一股更強烈的後勁兒,讓人久久難以釋懷。

我和溫哥華漁人碼頭邊的小木屋們,大概就屬於這樣的相遇。

那是一個難得高溫的日子,我們驅車來到這座靠近列治文住宅區不遠處的漁人碼頭(The Fisherman’s Wharf, Steveston),意外的走入了這一排矗立在碼頭末端,明顯年歲已高、斑駁中依然繽紛的小木屋們。

These Walls Can Tell.(讓這些木屋說個故事給你聽吧)

木屋前一個簡單到不起眼的指引小木牌、一句白話到抽象的展覽主題,吸引了我的注意,出於好奇心,就這樣走進了第一間、然後第二間、第三間,不知不覺一路走到了木屋盡頭。

不同於印象中展覽的形式,每間小木屋裡看似沒有什麼特別,沒有特別精美奪目的展品或陳列,但每間屋裡卻又什麼都一應俱全。

俱全到一間小屋餐桌上的碗盤都已整齊放好、有如下一秒女主人就要端出熱騰騰的家常菜餚,隔壁一間窗邊木桌上散落的撲克牌,彷彿劇烈的廝殺正進行到一半、有人喊了暫停幾個大男人要出去抽根菸,再隔壁一間屋內明顯有著孩子、樑柱間簡單的綁了簡易曬衣繩掛著幾件帶有小花樣的衣服,似乎剛剛才有一群小女孩子咯咯笑著跑過。

好像有雙看不見的手按下了暫停鍵,讓我們在那凝結的一秒內闖進了人家日常。

終於我找到一份歷史資料,原來每幢小屋背後確實代表了一個真實的家庭。

今日成為溫哥華人採買新鮮魚貨的碼頭,上個世紀時可是曾經擁有北美數一數二產量的造船廠與罐頭廠,古老的建築現在是已加拿大歷史古蹟,當時蓬勃的漁業發展則帶來了各國漁民在此定居。

百年前跟著捕魚船遠渡重洋來到溫哥華的歐洲人、日本人、中國人等漁工們,在這海港邊一幢一幢小木屋裡,重現了他們從家鄉帶來的生活態度和文化。

歐式的餐盤、日式的家居服,每幢小屋裡不同的日常風情因此有了解答。

小徑盡頭是間面積最大的兩層木造平房,二樓放置著為數不少的上下舖床架,竟然是當年外籍漁民中人數最多的中國人住所,幾十名的漁工擠身在一室,角落有著散落的麻將、窗前一帖床前明月光的毛筆字,字裡行間的濃厚鄉愁只有同樣飄洋過海到此處的華人才能看明白。

根據文獻紀載,這群中國漁民並沒有能留下來,徒留滿屋子日用品及一隻幾分鐘長的黑白紀錄片,反覆播放著他們移民夢碎的滿臉遺憾。

可能他們最終才意識到,在冰天雪地裡捕撈漁獲時,支撐他們總有一日將家人接來花好月圓的想像,最終只是鏡花水月夢一場。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在他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如此直白的開場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苦難卻大不相同(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那些無名的中國漁工曾經歷過多少苦難已不可考,然而當我沉重無比從平房中走出,才發現其中一幢小屋前,多年後有對日本夫妻的孫女選擇回到小屋前辦婚禮,並集結阿姨們的兒時回憶、拍成了紀錄片,將家族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

照片裡的日本家族,人人臉上都洋溢著明媚的微笑,訴說著他們曾在此居住,種菜捕魚、開枝散葉,如同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幸福小家庭。

這一排相似的小木屋們、寫出了不相似的人生,百年來它曾讓人們心碎、也曾溫柔了人們的歲月,隨著後代子孫的延續,每一天都在持續更新著篇章。

令我在多年後想起,依然念念不忘,莫名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