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少數幾個朋友群在世界各地漂泊不定,見面機會渺茫,有賴於偉大的通訊軟體,彼此間還能有頻繁的心靈交流,若千載難逢能見上一面,打趣觀察彼此有什麼變化成了重要消遣。
畢竟許多人在海外生活久了,講起話來也不免得洋腔洋調,更別提「遠行找自我」這類理論成了多少小靈魂的出竅理由。不管本質上是否始終如一、自我認知有無定調,環境的改變確實影響個人的生活習性。
以我自己而言,從台灣到英國,從旅居到定居,最大的改變或許是「戀物」的觀點。
台灣的物美價廉總讓新鮮感成為我購物的主要考量,面對爆了又爆的衣物室,準備出發到倫敦長住的首要衝擊便是:管你這趟要去幾年,託運行李限重30公斤!
癥結點並非「有需要就到當地再買」這麼容易突破。一穿上就自備鎂光燈但會讓自己在歐洲石子路上摔死的高跟鞋、共征各地而斑駁鬆落到無法踏上長途的背包、相伴多年但塞不進行李箱的絨毛玩偶……膠著時刻更為待人冷漠但極度戀物的自己感到可悲。
到英國後,在接連而至的歐洲小旅行訓練下(或廉價航空的嚴格規範下),對隨身物品的依賴與寄託逐漸降低,再幾次隨著工作變動而搬家的過程裡,自己的居家用品與衣物也越來越精少,面對這樣的狀態與改變,心裡竟是異常滿足與踏實。
無意中就乘上了所謂的「斷捨離」風潮:藉由對物品進行「減法」來為自己的生活加分,在每個當下都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東西。並不是主張簡樸或清貧的生活,而是以「自己」而非「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
以手機殼為例,我曾經擁有五支以上同型號手機殼,素雅的、華麗的、花俏的……全都想要擁有,也很樂於瘋癲地隨心情變換手機殼,但歪打正著的斷捨離概念內化後,為手機找件外衣成了再單純不過的事。
回歸物品最原始功能性,德國科技裝置防護品牌LAUT以360度保護手機,手機殼厚實的材質強韌卻柔軟,穿戴間不損及手機表面,更不難從超過800種的款式設計中找到符合自己的風格。
對物品的依存感在環境轉換之間的重要性,就如同嬰兒與其隨身安撫物,期許在未知的變動中朝向身心靈全然獨立的個體邁進,在一次次的旅行和遷移裡,盡情享受那不屬於我們的一切,用自己的節奏和步調把它占為己有。
LA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