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三零年代藝閣風華,薈萃當代藝文職人,紅燈區中的巴洛克式洋館——青雲閣
熱燙香氣縈繞鼻尖,鬧騰而生命力強盛的華西街,是市井味濃厚的萬華經典地標。輕易拐進環河南路二段35巷底,珠寶盒般的淺色洋房映入眼簾,柔軟的巴洛克式卷草浮雕與優美的窗,彷彿穿梭回30年代,令人追憶起在古典與新潮、東方與西方、民主科學與藝術文化間激盪的老式台味。
青雲閣——由德國藝廊LUMAS簽約攝影藝術家Kelaer Huang 黃絡秦一手打造的史蹟藝文空間,無意間來訪的人總為空間的優雅細膩驚呼。回憶起第一次騎著腳踏車與青雲閣擦身而過,優雅的建築外觀與緊閉的門扉令她念念不忘,她與建商交涉緣分接管下這棟營運這棟一般人眼裡沒有商業價值的文化資產,捲起袖子刷油漆,獨自整理這美麗的歷史建物,與企劃夥伴扛起青雲閣文史資料整理與場館營運,從這棟原地重建的洋館視角,看見站在金字塔頂端,萬華另一面的「藝」與「美」。
二戰前夕,走在歐美潮流尖端的艋舺珍珠
有別於萬華給人的懷舊印象,一百年前,艋舺是北台灣最熱鬧的水門,來往商賈船舶在此交易,新潮流與舶來品聚集上流階層與資產階級,娛樂產業林立。30年代,華西街一帶位處的艋舺遊廓,是只服務日本人的風月區。一眾燈火通明的日式建物中,青雲閣是唯一的西式建物,也是仕紳們上流品味的延伸,挑高舞台空間混合藝文沙龍、歌舞、宴飲,以藝術型態交際往來,是北台灣藝閣現代化的表徵。
兜兜轉轉,戰爭爆發再結束,日人被遣返,戰前繁榮受新政府貶抑,青雲閣被迫成為軍中樂園,淪落於近半世紀的煙花歲月,昔日重視藝術美的娛樂形態,也在城區老化的過程中不再被提起。
「艋舺是台北市古老的城區,也是台北市最早發展的區域,為何淪為沒落的台北?」絡秦心想。
還原歷史地景與空間的意志,重新定義「賣藝」這檔事
青雲閣的基因裡,有著名門望族對於遊藝的期盼,更曾扮演著串連藝術與商業的沙龍角色。「你知道嗎?如果戰爭沒有爆發,青雲閣會是台北最高級的藝閣,歌舞、繪畫、展演、戲劇、宴飲,所有你能想到現代人最愛的體驗,都將在此發生。」身兼藝術家與商業攝影師角色的絡秦如此說。
沒有走地方創生的路,反而敏銳地以空間的歷史為主軸,以美/沙龍/療癒三個關鍵字重新製作空間,並親自邀請當代重要女性藝術家董陽孜老師為青雲閣提字,與台北最酷調酒WAT聯名,串連在地酒吧與國內外合作夜幕青雲歌舞展演,邀請服裝品牌舉辦大正浪漫復古派對,結合茶道香道推展故事茶席……透過多樣化品牌合作,期望打造「萬華紅磨坊」,讓藝術成為一場能給大眾帶來愉悅體驗的儀式,也讓藝術創作者有了收入與創作動機。
獨立經營的斜槓人生只有身歷其境者才知背後的不易,絡秦表示:「雖然不容易,但是坐著這裡,就有很多很有才華的人出現,大家目標一致地一起努力就會有成果慢慢顯現。」看似隨和的她,堅決強調藝術與商業共創,藝術家以藝為社會創造價值,也創造商機,用大眾也能理解的方式,翻轉萬華茶室與花街過往的風塵酒氣。興許這份共榮的態度,讓青雲閣成為才華洋溢女藝術家與創作者的匯集之處,延續過往「賣藝」的特質,讓這座場域成為創意萌生的應許之地。過往,劉禹錫於《陋室銘》裡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伯丁」,青雲閣也在褪去過往老舊、殘破的樣貌後凝聚了來自各領域的專業佼佼者,目前團隊合作成員包含專業行銷行銷策劃、藝術經紀⼈、媒體公關與多領域視覺設計師,集合各類型自由接案者,激盪出多元、符合現代潮流與生活風格的各種藝文提案。
走入ESG,通過企業共創,讓藝術與資本一同妝點社會
營運滿一年,在各式各樣的空間實驗中,商業模式逐漸清晰。從2024年開始,除了獨立策劃售票的活動外,更積極走向資源串連。通過與文策院、地創組織的串連,在2024年,推出三種企業ESG合作套組,包含:結合城市遊走旅拍計畫《漫步青雲》混合藝術家舞者、走讀行程、攝影課,讓消費者在體驗中看見萬華不同的美;《青雲女子沙龍》以歷史建物獨有的主題,與企業品牌合作策劃快閃酬賓活動;
《青雲萬華聯名》為企業串連在地特色,製作含有老城風味與故事性的禮贈品,滿足五感的驚喜體驗。
讓實體空間IP化、商業化串連資源,藝術也能為社會帶來永續價值。青雲閣的每個週末都不平凡,透過青雲沙龍與主題茶室以及市集與活動讓藝術創作者的能見度提高,也拉近受眾與藝術的距離。歡迎每一位對空間與活動有興趣的人們駐足青雲閣,與創作者們共度藝術濃度與藝文氣息濃厚的午後。透過茶香、笑語,誰知道下一個充滿驚喜的活動,是否就這樣被孵化出來了呢?
青雲閣Qygart (採預約參訪制)
(不定期邀約茶人或藝術家駐點茶席服務)
・《青雲茶室》三月起每週五、日,分為講座與茶席形式,由司茶人默藍掌茶
・《青雲寫真館》故事性高訂寫真計畫,歡迎私訊預約
・企業ESG服務與商業洽談,請洽官方IG/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