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在 SFMOMA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追逐那抹灣區光影

一間喜歡的美術館除了館藏和特展外,更令人傾心的還有那難以忘懷的觀展體驗,SFMOMA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就是間去過會回味無窮的美術館。

到訪的這天是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穿梭在灣區的高樓縫隙中,SFMOMA置身於市中心第三街,看看在地人日常必先到Blue Bottle喝杯咖啡,而後散步至芳草地花園Yerba Buena Gardens走走,過了噴水造景對面就是SFMOMA。

原設計為Mario Botta的後現代紅磚建築,2016年由Snøhetta事務所擴建重新登場,以抽象設計概念,靈感來自舊金山特有的海洋氣候,白色垂直懸崖外牆彷彿霧氣瀰漫整個城市,當陽光照射外牆的波浪立面,也會因為反射而呈現出不同的視覺角度。

保留原建築挑高空間的天井設計,引進充足的自然光,新側翼使用大量落地窗景,將展品和城市融合在同一建築中十分有趣,建築與周圍街區的關係經過考量設計有更緊密的連接,使整個街道景觀充滿著朝氣。

SFMOMA藏品豐富動線規劃也很自由,使逛展一點也不覺得疲累,隨時還可抽出身來享受片刻逗留的時刻,敞徉日光中欣賞活力迷人的舊金山街景。

建築設計負責人Craig Dykers說道:「 I want to make something that let’s you know where you are. 我們將所有感官體驗都設計到參觀展覽中,遊客美好的一天從樓層間的樓梯開始。」

擴建的新側翼每個樓層都通過層疊的樓梯連接在一起,該空間稱為“City Gallery城市畫廊” ,受舊金山綿延起伏的山丘啟發,利用光影搭配柔和木質調創造無限延伸的視覺氛圍。

來到雕塑花園,大口呼吸新鮮空氣邊感受藝術家Alexander Calder作品在空間中緩緩流動的靜謐感,與室外植生牆The Living Wall相互呼應。

SFMOMA提供免費導覽Public Tour,有別於常見的導覽更像與觀者對話的方式,「你看到了什麼?你感受到什麼?」導覽員講述作品前先丟出這樣的問題,而看展人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一來一往著實令人印象深刻,藝術就該是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作者已死」的觀點,觀者的詮釋才是作品最有價值的意義。

站在Mark Rothko No.14作品前,實際尺寸比想像的巨大,整個人像是融入畫布之中,筆觸顏色情感豐富久久不能自己,當下觀者與作品產生的火花,實在不是單單只看印刷品能夠理解的。

不知不覺已是下午時分,SFMOMA的光影始終充滿在各個角落,照射角度悄悄有了些改變,也成了觀展的小驚喜。

當我著迷於眼前景致許久,拍攝下面這張窗景時,一位看似當地美大生前來搭話:「這裡是我最愛的景色,平時我會坐在這裡看本書,早上還可以看到巴士從這裡駛過喲!需要幫你拍張照嗎?」看著他說話神氣自得的樣子,真是令人好生羨慕哪!

照片拍出來的景色是平的,可能覺得哪有那麼誇張啊,而實際上舊金山就是那種會讓人戀愛的城市呀!

若是有機會來訪,非常推薦能夠來SFMOMA感受獨特的藝術人文氣息,或許也會巧遇那位美大生依然在最愛的窗景前曬著陽光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

SFM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