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潛入世界級潛水地標,黑潮之下的湛藍祕境

對多數台灣人而言,綠島的存在常常是熟悉卻又遙遠的。它是地圖邊角的附註,是地理課本裡的離島代號,也是白色恐怖時期無聲的旁白。即使在潛水圈早已聲名遠播,成為國際潛點排行榜上的熟面孔,這座太平洋上的火山島,對許多本地人來說,仍是一片未曾真正踏上的海洋秘境。

綠島,位於台灣東部外海,面積僅約16平方公里,卻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獨特的火山地貌。受到黑潮暖流的滋養,這裡擁有台灣本島難以比擬的海底多樣性。海水能見度可達30米,海洋生態系完整豐富,吸引世界各地潛水者前來朝聖。島上的生活節奏緩慢,一切都散發著某種無需刻意營造的鬆弛氣息。

在初學者間最富盛名的綠島潛點,是位於石朗浮潛區的海底郵筒。這座深達11米的郵筒,以台東特有的克里蒙氏豆丁海馬為造型,是世界最深的海底郵筒。來自世界各地的潛水者在這裡投下防水明信片,水下11米的祝福是一種浪漫,也像是對海洋的敬意。

海底郵筒深度不深,卻被豐富的生態圍繞著,就算不是潛水好手,也能夠參加體驗潛水來一睹海底的美麗景色。我們幸運地發現一隻藏在珊瑚群中休息的海龜,眯眼打盹的身影實在太可愛。

熱門拍照點「海底愛心」,位於海底郵筒不遠處,很適合一同造訪。

另一個初級潛點「亞特蘭提斯」,名稱如神話般夢幻,實則為岸邊堤防爆破後遺留的石塊,歷經時間與海水洗禮,已幻化為如古城遺跡般的景觀。水深約5至7米,對於水肺潛水與自由潛水都十分友善。陽光灑落其上,岩塊與魚群交錯而過,彷彿走進一場靜默的沉沒文明。這裡的美不張揚,卻富含細節。

從「亞特蘭提斯」向外游,會來到另一個熱門潛點「海底十字架」,當陽光從海面灑落,為這片海域帶來一抹神聖的浪漫氛圍,也讓這裡成為潛水者的打卡聖地。

進階潛點「鋼鐵礁」,聽起來像一個冷冰冰的潛水實驗場,但真正到訪時你會發現,這裡的生命力幾乎是野性的。這是我此行最難忘的潛點。那天陽光熱烈純淨,透過海面折射下來,讓整片水域彷彿被點亮,藍得深邃透明。這座位於綠島西南方、介於大白沙與龜灣之間的人工魚礁,是由漁業署於2004年投放,深度約31米。

鋼鐵結構如今早已被軟珊瑚、海扇與各式海洋生物接管,成為天然棲息地。這裡的明星是成群的燕魚,牠們不怕人,會在潛水者四周繞行,就像熱情的主人帶領你參觀這座被海洋重構的建築。金屬與珊瑚、人工與自然、冷冽與溫柔,在這裡沒有衝突,只有融合。

對我而言,綠島不只是夢幻的潛水地點,它更是一段重新理解台灣的旅程,從火燒島的歷史陰影,到如今成為全球潛水者交會的藍色座標。它讓我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故鄉台灣,也慶幸我能用潛水人這個身份到訪綠島,看見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脈絡與隱藏在水下的湛藍世界。

而那些潛入海底所看見的景象,不只是記憶,而是一種牽引。某天午後,它們會悄悄浮現,就像回憶,也像再次造訪的邀請。期待下次踏上綠島,探訪更多珍貴潛點的那一天。

台灣潛水 Taiwan Div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