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粒|神的國度—吳哥遺跡:吳哥寺 Angkor Wat

十九世紀,世界還有許多未知的面貌尚未被揭露,歐洲探險家們本著好奇心深入叢林之地,無意卻開啟了一個古老盛世—吳哥王朝—的驚嘆,充滿神秘色彩,壯闊的建築群與精工細緻的雕飾藝術令探險家們深深著迷與瘋狂,簡直是找到神話國度的入口,吳哥遺跡就在樣一個探險盛行的時代中被發掘。而後因為法國博物學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1863年發表的探險手記而在歐洲造成轟動,頓時聲名大噪,此後學者、遊客絡繹不絕,更在1992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寺(Angkor Wat)更成為了代表柬埔寨的標誌。

吳哥遺跡與高棉民族的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關於高棉民族在中南半島的淵源可以追朔至約西元一世紀的扶南國,古老的高棉民族為泛靈信仰,信仰自然中的山、樹、水和祖靈,也有將國王視為「山中之王」來崇拜。相傳有一來自印度的婆羅門(婆羅門教義中的貴族階級)娶了當地公主便落地而生根成為國王,因此才將「古印度教」帶進了中南半島,佛教則較晚才傳入。爾後原為扶南屬國的真臘崛起反噬,「受濕婆神保護之人」征服了扶南,真臘王國的時代才真正開始。而開啟吳哥王朝的創建者即為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約770~835年),並在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約1181~1220年)達到巔峰。

吳哥王朝的疆域在盛世時幾乎遍及整個中南半島,遺跡分布的區域十分廣,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吳哥城(Angkor Tom)和吳哥寺(Angkor Wat),常被稱為大、小吳哥。其中又以吳哥寺因為保有最為完整的建築體和細緻的裝飾雕刻與壁畫最富盛名,佔地約200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年代約落在西元1113~1150。「Angkor」意為「聖城」,「Wat」意為「廟」,是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約1113~1150年)的神廟。

據說闍耶跋摩二世曾經受俘於爪哇,回到真臘後積極將國王神格化,甚至請婆羅門祭司舉行儀式宣告於民,於是國王成為了神在世間的化身,然而既然是神,就應該要住在神的國度裡,所以蘇耶跋摩二世建造了吳哥寺(Angkor Wat)作為自己的神廟,讓人們去崇拜。在印度神話中,神居住在被宇宙之海環繞的須彌山,由於對聖山的崇敬,所以才發展出高聳像山一樣的「廟山」建築形式,在吳哥寺中,中央廟塔即代表著須彌山,進入聖山等於進入了神的領域,是宇宙的中心,迴廊則是周圍綿延的山脈,由外至內總共有三層迴廊,環繞在四周的護城河則象徵著宇宙之海,由七頭蛇那伽(Naga)變成的彩虹橋連結人世與神界

吳哥寺後因政治流變而成為佛寺,成為同時帶有印度教與佛教特色的寺廟,筆者前往當日恰逢滿月的祭祀活動而無法到廟塔的第三層。

吳哥寺為面西的建築,有說是因為供奉毗濕奴的關係,也有說因為是為陵寢之故,建材多以紅磚、砂岩、灰泥為主,西塔門為正門,共開三門,中間走道為通往天堂的道路,只有國王能走,兩側則供貴族行走,平民不得入內。往第三層的石梯十分陡峭,曾有一對法國夫妻一同前往,妻子不慎失足身亡,其夫便出資興建「愛情梯」以避免悲劇再度發生,導遊則是說到天堂的路不可以太簡單,不然每個人都會爭先恐後地去天堂,這樣對天堂不尊敬。

電影「花樣年華」的最後,主角周慕雲把一個秘密藏在了石牆上的洞裡,而那個秘密就深埋在吳哥寺的藏經閣中,在古老國度之中成為永恆。

由於蘇耶跋摩二世信仰毗濕奴(Viṣṇu),所以當時吳哥寺的主神為毗濕奴,因此寺中有大量關於毗濕奴神話與歌頌蘇耶跋摩二世的壁畫,也有取材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主題,在觀賞時切勿動手觸摸,因為手上的汗水、油脂等會對壁面產生影響。另外,在吳哥遺跡內常可見仙女浮雕阿帕莎拉(Apsaras)和蒂娃妲(Devatas),幾乎每個髮型與裝飾都不盡相同。

早期吳哥寺常有佛像的佛首或是鑲嵌的珠寶被盜竊等現象,防不勝防的情況下,許多雕像已被移入博物館中保存。目前吳哥遺址的修復由世界各國認領維護,終於在2004年從瀕危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上除名,但修復的工作依然繼續。

吳哥寺的建築與藝術皆有著豐富精彩的故事與意涵,十分建議僱請導遊隨行,如果不是對古建築或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最好是重點式參觀,才不會到最後在烈日之下暈頭轉向,大約2~3個小時的行程大致可以看到吳哥寺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