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跟隨Pangcah生活節走進太巴塱,追尋阿美族的文化與傳說

花蓮的太巴塱部落,阿美族最大的、最古老的部落之一,藏在綠意盎然的光復鄉山谷中。踏上花蓮這片土地,不僅僅是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更像是穿越時光,進入一段與土地、傳說深深交織的歲月。這裡的土地蘊藏著祖靈的故事,溪流見證著族人與大自然共生共榮的敬仰。

自2021年起由太巴塱部落發起的Pangcah生活節,將地生活脈絡,結合文化與信仰,打造成凝聚當地與向外連結的橋樑,也將太巴塱過去的口傳歷史傳承並發揚。PANGCAH是阿美族語中「人類、同族人」之意,為這場人文盛宴揭開面紗。

 

太巴塱的年齡階層與編織技藝

進入太巴塱文物館前,我們先來到祭祀廣場,這裡是族人進行重要儀式與生活技藝的場域。此時,幾位族人正著手準備竹編的材料,竹編與藤編是太巴塱族人自古以來傳承的技藝,透過這些編織,他們將生活的智慧一代代流傳下來。

與過去常見的「母系社會」稱謂不同,太巴塱族人是以「年齡階層」來定義並稱呼自身的社會結構。這些階層的名稱源自「竹占」的傳統,透過占卜的結果為不同階層命名。每一個年齡階層都有特定的角色與責任,後代的族人們,能夠在煩憂之時,呼喚祖靈的名稱來得到祂們的智慧與支持。

祭祀廣場中懸,掛著所有年齡階層的特殊名號與象徵精神。

太巴塱,Tafalong,這個名字原意為「螃蟹」,過去馬太鞍溪有許多螃蟹,而這條溪水自古以來便滋養著部落的生計。來到這裡,彷彿聽見了溪水潺潺,與祖先們無聲的對話。這片土地與阿美族人的連結,並不只是生活的依賴,更是一種靈魂的牽引。

 

向聖山祈禱,進入祖靈的世界

進入文物館之前,導覽員邀請我們一起向前方的聖山禱告,面對靜靜聳立的山巒,我們在靜默中向山林與祖靈祈禱,我在心中誠摯地感謝著土地與祖先,謝謝我們在多年以後,還能夠置身這篇美麗的土地與文化之中。

這個禱告的儀式不僅是對天地的敬畏,還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是當天參訪我最喜愛的環節之一,在這裡不僅學習古老的知識,也親身實踐當地族人與祖靈互動的習俗。

 

走進太巴塱文物館,探尋古老與現代的交織

太巴塱文物館的大門口很引人注目,呈現在館舍的外觀的主視覺如同地層般層層堆疊,象徵著部落所經歷的萬千歲月,每一層都是一段歷史的痕跡。這座館藏彷彿用建築講述著阿美族文化的變遷,讓人感受到傳統與現代藝術的完美融合。

文物館內,展示著太巴塱部落歷經世代傳承的工藝與文化。各式生活器具、手工藝品,無不散發出古老智慧的光芒。

館內用向上延展的階梯來象徵回到山坡的意象,我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族人過去的生活,從編織的竹籃到捕魚的工具,每一件物品背後都蘊含著族人的生活方式與對大自然的尊敬。太巴塱文物館讓這些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持續生根,成為太巴塱文化與傳說不斷延續的基石。

導覽員將傳說故事結合現代語言,刻畫地栩栩如生,讓每個年齡層的訪客都聚精會神地聆聽,在她的帶領下,我們在象徵「家」的太巴塱文物館,經歷了一場連結古今的文化盛宴。

言談中得知,她是將自己的專業帶回當地的返鄉部落青年,原來太巴塱文物館連結族人的角色,不僅是心靈層面,更在物理層面為在地青年提供了新的舞台。

 

太巴塱的捕魚智慧:與自然共舞的傳統技藝

另外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捕魚的古老智慧,這種技藝世代相傳,簡單卻充滿巧思。這個傳統的捕魚模式完全是在地取材,運用竹筒、枯枝與山棕葉分層製作,最下層竹筒適合無鱗魚(如泥鰍等)入住,中層枯枝則提供給溪蝦、螃蟹躲藏,最上層山棕葉提供有鱗魚(如吳郭魚、鯉魚等),這樣的隱密小碉堡可以防止鳥襲,讓魚群放心入住。

待魚群安頓下來,就是族人們豐收的時候,拿著由竹子製作成的三角網,我們帶著感恩的心情收成漁獲。這不僅僅是生存技術,更是一種與自然共舞的藝術。族人善用溪流的變化,運用捕魚陷阱與網具,展現出對自然的深刻理解與尊重。

導覽員告訴我們,這些捕魚的技藝源自祖先對自然的觀察與耐心學習。每當他們踏入溪水捕魚時,總會向祖靈祈求庇佑,因為他們相信,只有尊重自然,才能獲得大地母親的恩賜。

族人在開始捕魚活動前,將小米酒倒入竹杯,帶領大家向祖靈祈禱。

太巴塱部落不僅僅是花蓮的一個美麗角落,它承載著阿美族人對土地、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與愛。無論是透過傳統技藝、捕魚智慧,還是文物館中珍貴的歷史遺物,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的靈魂力量。

當我們走出文物館,回望那座聖山,彷彿祖靈的低語仍在耳邊回響。這場Pangcah生活節,讓我們短暫地成為了花蓮這片土地的孩子,體驗到與大自然、與歷史傳說的深刻連結。

2024 Pangcah生活節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