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美的相遇,其實是久別重逢

什麼是城市?

理性的人說:「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地生活的地方。」;文化工作者說:「城市是一種心靈的狀態、一種獨特的風格習慣,也是思想自由和情感豐富的載體。」

著名的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雷瑟(Edward Glaeser)則說:「城市的「真身」不是城市,而是城市裡面的人。遊客、難民都是現代城市的一部分。城市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容下不同類型的人,容許他們以近距離、成本最低的方法互動,從而誘發各種可能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能夠激發人類潛能和創意的地方。」

他甚至指出,假如缺乏了創意,無論這座城市方圓有多大、人口有幾多都是沒有意思的。城市必須為達到這個目的而存在。

再次踏上香港,已相隔三年。依稀還記得當時政府的官方網頁形容:「香港缺乏天然資源.我們的繁榮全因擁有最珍貴的資產——善於靈活變通、勤奮及具進取心的人才。」

香港的核心來自深入骨髓的商業文化,這也是這個城市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加上香港人的精神,有它積極的一面,有些人覺得它虛浮.但這裡仍然被視為一個充滿機會及信念的地方。

然而,身為一名個性「重文輕商」的旅客,如何能在這個令人眼花撩亂的水泥叢林裡,找到出走的意義和樂趣,甚至是一隅暫時不會被打擾的角落?

中環,是香港殖民時代發展最早的地區,舉凡歷史、藝術、飲食和生活等各方文化長久來皆於此扎根萌芽,它完整濃縮了香港中西融合與對立碰撞的特色,若要說哪裡能作為認識香港的起點,中環絕對稱得上是旅人們的不二選擇。

中環往上環一帶,除了歷史街道之外,也隱藏著許多藝術創作,昔日黯淡的街景,近年來在香港塗鴉藝術組織推廣下,漸漸成為藝術家揮灑創意的街頭畫布。台灣人最熟知的「嘉咸街壁畫」,描繪的主題,即為起源可追溯至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九龍城寨」的空拍景。當時難民無法在香港生存,最後只能逃到法外之地的九龍城寨,尋找一點點安身立命之處。

原本平凡無奇的牆面,經由藝術家自由地大展畫技,搖身變為一幅幅令人驚艷的街頭型格壁畫。這些烙印著九龍寨城、武打巨星李小龍到好萊塢黃金時代影星等元素,散落於街角巷尾的繽紛壁畫,不僅為中上環一帶老建築勾畫出一道道不同的城市風景線,更恰如其分地成了老街區對外彰顯澎湃活力的絕佳代言人。

從太古地鐵站 B 出口轉左,走五分鐘直路便可到達怪獸大廈。這是由海山樓,海景樓、福昌樓、益昌大廈及益發大廈所集結的區域,五棟大廈剛好拼成一個巨型的「E」字,建築風格反映舊香港人多地少的民情,憑藉其宏偉的外觀和強烈的密集感,成為好萊塢商業大片 《變形金剛4》的取景地。

當年《變形金剛4》到香港港取景時,刻意以稠密的高樓作為題材,營造出震撼、神秘感。這組樓群于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興建,建築學界一向譽之為「巨廈」,其最大特色就是人口極度密集,五幢大廈共有2243個單位,可住逾萬人,相當于海外不少國家一個城市的人口。建築裡不止有住宅單位,於地面及低層部分,亦有各式各樣的店舖,是個商住混合的小社區。

巨廈地面層以商鋪為主,不設閘門,因此這裡的居民皆可自如進出。不難想像,當年居民出入起居都圍繞在這棟怪獸大廈中,建立了良好的鄰里關系。時至今日,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這種綜合用途型建築也越來越少。因這種建築風格很有老香港的味道及情懷。

如果想要跳脫印象中的繁華香港,除了探訪鬧市中的新興悠閒小區,享受巷弄尋寶的慢活情調,還可以前往香港島南區的赤柱和石澳海灣小鎮。柳飄飄倚著樹旁,尹天仇輕輕抬起她下巴,然後柳飄飄看著尹天仇說:「先生,早晨。」這經典一幕,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就是在石澳村取景,至今仍吸引不少遊客特意前來拍照留念。

從筲箕灣地鐵站搭巴士,大約30分鐘車程就來到清幽憩適的石澳海灘,夏季也吸引不少遊客及在香港定居的外國人攜家帶眷來玩水游泳。石澳小村的建築帶有點歐洲風情,各種不同顏色的民房、建築風格也可細細拍照品味,建議可以排個半日時間,來石澳踏浪,享受一下樸實的風情及異國美食。

最後,假如你在追尋香港最美麗的風景,在太平山,都可以看到。

每當夜幕降臨之際,站在太平山上放眼四望,在萬千燈火的映照下,港島和九龍宛如是鑲嵌在維多利亞港灣的兩顆明珠,璀璨奪目。

一個360度環遊香港的方式,不是在港口乘船,而是在半山上俯瞰維港的日夜,潮起潮落。盧吉道是太平山上的一條古道,在一戰前就已經存在,是一個將古跡、原始自然和維港景觀三者完美結合的工程。每到夜晚,濃濃的市井氣息,就會在燈火喧囂中彌漫開來,在這個繁華現代的城市裡,太平山就像是曾經香港最後的守望者。

香港,我們每個人的心底,總會為它留一個位置。

曾經的它,是那麼的放肆和不羈,以至於直到今天,我們仍希望可以在它的街頭漫無目的地遊走,往山上鑽,往浪裡探,感受當年的港味,重溫曾經的青澀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