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中美術館 : 光影依存之地

日本地中美術館,座落於直島南側,如同前篇文章所提及,直島是個詩意之島,因而,地中美術館,更是一個自然天成的詩篇,2004年由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所設計,創造出一個自然與人類能共存的場所,到此一遊,能感受到自然的氣氛流動,人類的存在更為融入於其中。

為了不破壞直島的景觀美景,建築物本體幾乎皆存在於地表之下,從外頭看不到明顯得建物,但從高處俯瞰,卻能看到那簡潔的幾何形貌,透露出安藤忠雄那低調又簡約的建築風格。

一走進地中美術館,就能馬上感受到建築師的空間營造、光影的安排。直挺挺的清水模牆面,清楚地引領著你走至地下入口處,雖然建材皆以混凝土為主,但其建築出人意表與自然的契合關係,素面牆界定的中介空間、上方灑下的自然天光、靜止與流動的水域、垂直與水平向度的極度擴張,都是建築師的特有建築風格。

如果你熟悉建築師安藤忠雄的作品,你能清楚地辨別出他的建築風格,將西方發明的清水模簡單的建築材料,成熟運用轉化成東方日本精緻且極富禪意的空間美學。同時,他更是操弄光影的魔術師,運用光影掌握實虛空間的節奏層次,同時也將現代的幾何秩序運用於空間規劃之中。

除了展現安藤忠雄的強烈建築風格外,裏頭還收藏了三位藝術大師的作品:克洛德.莫內的《睡蓮》、沃爾特.瑪麗亞的大型球體以及詹姆斯·特瑞爾《Dhātu》。我相當喜歡沃爾特.瑪麗亞的作品,其作品包含了整個空間的安排,中心放置一個直徑直徑2.2米的黑色球體,透過從天花板的自然光,讓照明有明顯的時區變化。

事實上,無論你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建築安排的幾何框景,讓你跟著建築角度觀看美術館。

如果可以,試著坐著輪船跳島至豐島,觀賞另外一個知名建築師西澤立衛的作品:豐島美術館,有別於地中美術館,豐島美術館沒有其他藝術作品,僅僅依存的是建築與自然之間的對話,確確實實地,豐島美術館,即為作品,讓自然與空間、人與空間、人與自然,甚而是人與人之間產生互動及對話。

美術館裡頭沒有任何人工照明,則是運用天井形式,引日光作為照明,讓光、水、風可以自由的穿梭其中,從大天井開口灑落的陽光與雲層變幻,成為一幅幅自然美景的畫作,更依著天氣的變化而有不同的表情。

相較於安藤忠雄的清水模,西澤立衛則以白色流線型之量體為特色,也許更讓人覺得來到未來世界,但兩位建築師都非常重視建築與環境互動關係,將周遭環境的氣息吸納進來,可見豐島與直島擁有令人無法割捨的自然美景,也因為如此,建築師們選擇將自然環境與人、與空間之間的對話,在這兒,我們能盡情地享受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