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環島之旅

我品嚐了夜的巴黎看過許多美景,台灣環島的計畫一直放在心中沒去做。也不是說不在乎崇洋媚外,只是這麼神聖重大的事莫名的讓我覺得需要做好準備、不能辜負家鄉土地、一定要一番作為、一定要轟轟烈烈。

17天的假期聽來很長,但細數不含外島就有16個縣(市)需要踩到。這趟旅行因為有旅伴的催促與加入,本來屬於一個人隱私的小冒險演變成和從未長期旅行的兒時玩伴一同計畫,一切來得突然,除了兩三個事情是必須做的以外,我們隨遇而安邊走邊規劃。

雖然兩個人都是高雄人,由於我在台北生活了多年,於是兩人相約中間點-彰化,作為兩個相識14年生活在這片土地26年的旅行第一站。一下了火車,發現我的登山包和她跟朋友借來的竟然是同一款!看來長年相處的默契已經馬上反應在選擇旅行行頭上了。

這次為了在台灣環島特別採買的登山包,是來自美國的Boreas。由於外型簡約、俐落,與以往常見為宣揚功能性而雜亂吊繩背帶外露的背包大不相同,不過在這17天旅程,幾乎每天都必須換住宿地點,講求機動性的匆促行程來說,背後的Y字行拉鍊也便於整理及收納。

扇形車庫算是彰化最著名的古蹟景點之一,12條放射狀鐵軌形成的半圓弧型車庫,以調車轉盤為中心。興建於1922年,是台灣目前唯一留下的扇形車庫古蹟。目前仍有維修車輛作業,也常有大批遊客包車前往參觀,於是觀光客常誤入禁區遭斥及台鐵人員如往常在遊客間忙碌作業的對比,也是來到這裡感受到的一項感官衝突。

已經很緊湊的日程,待在嘉義的一天決定獻給阿里山。大概是因為主要交通工具是鐵路的關係,不知不覺兩人仿佛變成鐵道迷,一直跟著鐵道走入台灣深處。上了山要預先在服務時間結束前買凌晨搭乘看日出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車票。

天公不作美,海拔較高的山區已經是17度低溫,還下起了大雨。好險Boreas登山包都有防雨背包套,若是出國托運也能作保護磨損用途。

阿里山森林鐵路原本是建造用於林木輸出,1963年起森林停止一切砍伐事務後,客運與觀光功能成為紅色小火車主要的任務,包括主線及「神木線」、早期搬運「眠月線」、及為觀日而修築的「祝山線」,剩餘供林場使用的「林場線」幾乎廢除使用了。

前一天的大雨也帶來豐厚的水氣,只能看見遠方山頭仿佛按出輕煙,集結成雲龍環繞山巒,又被暴力地拉長牽絲拉致最高處。顏色的變化都在看不見太陽時,光悄悄透出雲霧中染散開來,偷偷地在陸客團誇張販賣檜木商品的導遊廣播聲中破曉,止不住地吞噬所有灰暗。

到了台灣最南端,我們的重點行程之一即是先前往枋寮站,搭乘一天只有一班開往台東的「藍皮普快車」。

多虧保留的這一班普快車尚未電氣化,車上使用古早的電風扇和可分段開啟的窗框,座椅的旋轉絕對是需要靠內行人的提示才抓到訣竅。聽見電扇嗡嗡轉和一吸入隧道內轟隆巨響,都成為最珍貴的體驗。

玻璃窗的軌道和遮陽板的軌道,享受著這些已經進步改良許多的細節原始樣貌。

這班普快不需要預先購票,使用區間車的買法就可以了。每天只有一班從枋寮往台東,當然可以在中間停靠的車站上下車。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或許有人會選擇最快速的自強號抵達目的地,但你也可以選擇最慢的速度,由南迴繞到台灣的東邊慢活,途中經過許多絕美秘境,那些沒有現代電桿分割的場景串聯播放,山谷大洋等以一段段的暗黑隧道換景,一秒都闔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