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鏡,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咖啡館裡的知性文青,是許多人對「文青」裝扮的假設與想像,但是這樣而已嗎?來自澳洲獨立製鏡的眼鏡品牌Carter Bond,不同於一般佩戴性質,而是以「驗光師」為角色出發一點一滴累積手造眼鏡的極致經驗,彷彿醫生自己戴過才讓願意接受市場審視,設身處立的用心做好一件事情,造就Carter Bond的眼鏡傳奇。
文青的徬徨源自資訊快速社會,當訊息的取得更新迅速,文青從一種集體年代而轉變為一種穿衣風格或行事態度,網路上人們定義的文青形象包括復古眼鏡和單眼相機即是其中。然而要說「文青」追究形象,不如說是一種反思的思考精神,更細膩的品質追求,不在乎外界又堅持做自己,也是那一份堅持固執,可以輕鬆自在的做自己,成為流動時代的靈魂寄託與美好希望。
而總部設於雪梨的Carter Bond,儼然是固執的代名詞,眼鏡系列為獨立製造出發,開創工匠製鏡的職人態度,為了舒適輕薄的護眼效果和看出去的視覺尺度延伸,放大膽地挑戰簡單的設計最大化,讓那些說起來複雜的製造程序,就像一杯濃縮後的咖啡一樣,簡單不妥協,固執的要你舒服做自己。
戴上Carter Bond,在台北大稻埕的巷弄穿梭逛街,身處新舊歷史歲月激盪的環境,突然之間,讓我想起了Carter Bond的創辦故事,也是一場傳統工匠與時髦科技的對峙緊張。
Carter Bond的故事要從一個「驗光師」談起,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當時一位澳大利亞的驗光師Filmer Sceats,為提供患者使用,以龜毛極致的態度花上好幾個夜晚,不眠不休的測試評估後,確認了自己滿意的定製鏡架雛形。
Carter Bond當時鏡架的充滿魅力又獨特個性,受到很多人的稱讚推薦,即便是現代再欣賞,仍然覺得用早期舊時的傳統製造技術來看,或許我會說,要把一副眼鏡做的簡單不難,只要懂得為什麼而做。
Carter Bond的出發從驗光師開始,為日常需要而戴,就要為日常需要而做,或許「沒有設計」正是特色,可以不在乎潮流,更不必拘謹度日,一樣能戴的舒適自在,不就是眼鏡族的心願嗎!
Carter Bond的故事很長,從驗光師開始,正式創辦品牌誕生是2009年,驗光師後代Jonathan Hennessy Sceats除了設計品味獨特非凡之外,同樣繼承了家族血統中的堅持固執,反思的思考態度用一句話說,就是很「文青」!
Carter Bond創辦初期,正值市場起飛的關鍵時期,許多品牌為吸引消費者目光,急著表明自家的設計風格,但事面對大家的追問,他們只淡淡一笑回答「Never Established」,沒有風格是因為「不製造不需要的風格」,不把設計師的想法灌注在使用者身上,而是把重心放在是否「有意義」上,也因此,Carter Bond成為少數幾個持續不斷探究細節的製鏡工匠品牌,每一副鏡架都可以用好久好久。
「不製造不需要的風格」,僅憑這一點,Carter Bond鏡架的形象更加鮮明。就像忠誠的陪伴者一樣,不會強行要求你假裝認同,而是回歸現實的非常帥氣說:Carter Bond配起來的感覺好不好?舒服不舒服?消費者自己會決定。
確實如此,文字容易流於廣告,但是經驗不會騙人。Carter Bond鏡框的琥珀色的飽滿用色,演繹強烈的視覺衝擊,配合了冷冽的五金板料,不會讓整副眼鏡看起來太過於呆板鈍重,又不會覺得俗氣,而是從容自在的感受,看了一眼,會讓人難以忘記的氣質。
更別提舒適感,看似復古的線條感,因為鏡架的邊緣內斂,刻意收細的後段線條,彰顯出獨特的魅力,而收起的態度,讓鏡架的重量輕盈,多了堅持,戴上去的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在家裡,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一樣自在,即使佩戴了一整天,從早上出門到傍晚十點多,也不會覺得耳朵掛著眼鏡的不舒服,完全輕鬆的舒適感。
相較於其他品牌廣告之時,Carter Bond極少自我宣傳,藉著口碑傳播,圈內人士早已仰慕他們的固執,更羨慕他們可以在競爭激烈的鏡架市場上始終如一的堅持。Jonathan Hennessy Sceats也曾經說過,製作一副眼鏡不僅僅是讓它們看起來好看,而且還能確保品質。舒適和合身的細節特色,讓Carter Bond成為每一個壁櫥裡的品味象徵,也有不少人為了配置眼鏡,特別購買機票而飛去澳洲,如果有機會遇見了一定要試試看!